我国中残联等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约有141万人,约占残疾人口总数的1.7%,而全国每年新出生的各类残疾儿童以19.9万人的速度递增。3—6岁特殊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为43.92%,远低于普通幼儿入园率,而56.08%的特殊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
听力障碍残疾人共有2004万,其中0—18岁听力障碍儿童约60.3万人,0—6岁学前听力障碍儿童约有13.7万人,并且每年至少还新增2万人。而我国几乎一半左右的听力障碍儿童还没有进行早期语言教育康复。全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大约每五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我国有残疾儿童117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9.5%,约占全国儿童的3%。
这些儿童不应被排除在主流教育之外,教育还未能充分满足大部分学前特殊儿童补偿的需要。学前特殊儿童急迫需要丰富而适切的教育补偿活动,九游会J9 J9九游会以作为发展学前特殊儿童内在潜能与完善缺陷的必然选择,实施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能够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生命完整。
从全程发展观出发,人的发展是整个生命里程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多个发展阶段所组成,人生起始阶段的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学前特殊儿童遵循普通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特殊儿童学前期实施适当的教育补偿能够使其回归于正常化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补偿的收益率要高于其他儿童,所以世界各国不断为学前特殊儿童提供不同的援助与支持,针对不同处境的学前特殊儿童给予制定相关帮扶计划与扶持项目。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发展在三岁左右,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补偿与教育训练,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的康复。
而错过早期语言发展关键期,儿童很难得到语言康复,甚至后续补偿也未能达到关键期语言教育补偿的康复效果,学前听障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等都会出现明显滞后,导致儿童整体发展缓慢。学前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具有差异性、九游会J9 J9九游会异质性、敏感性等特点,充分对学前特殊儿童实施早期教育补偿可以达到缺陷补偿的最佳效果。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体现人文关怀与充分实现对自我、社会、文化补偿等方面的要求,是实现生命力的自我呵护与培育,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补偿孕育着教育关怀意识与自我关怀的能力。
从家庭发展观出发,特殊教育由义务教育阶段逐步转向重视学前特殊教育阶段。根据大量数据表明,通过学前阶段接受教育补偿的儿童,康复成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
如特殊儿童家庭中的离婚率升高、家庭经济状况的恶性循环或完全放弃特殊儿童重新选择生育等情况。美国早在1975年制定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就有关于3—5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法律条款,其中针对其教育补偿的一个计划为“学前资金计划”。
美国对0—2岁的特殊婴儿进行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体现教育补偿的内容。计划制定是为节省家庭经济成本,使家庭成员重视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无论是学前资金计划还是个别化的家庭教育计划都为家庭开拓学前教育补偿的提供思考。
同样,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可以缓解亲子压力,减轻家庭成员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进家庭养育能力与有利维护家庭的完整与独立,而不是呈现出家庭对儿童的放弃等不作为表现。
教育补偿关系着每个学前特殊儿童家庭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满足,能够为特殊儿童及家庭提供最大幸福和最小痛苦的教育补偿具有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因此,针对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有利于缓解与改善其家庭出现的困境。
从社会经济发展观出发,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补偿,可以减少未来社会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早期教育补偿给予学前特殊J9九游会 九游会J9儿童一定的帮助,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学前特殊儿童缺陷或障碍,降低国家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福利支出,增加社会就业率与提高国家税收收入,以及降低社会罪率节省司法成本等,特殊儿童早期教育补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时段性特点,错过早期教育补偿的特殊儿童将失去缺陷补偿的最佳时机,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言语、认识、理解等能力发展滞后的现象,而导致终身再也无法得到弥补。通过学前阶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补偿,有利于培养学前特殊儿童的兴趣爱好与挖掘儿童的内在优势潜能以替代弱势缺陷。
学前特殊儿童的家庭是建构儿童温暖信任的第一环境,在家庭教育补偿中有利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相关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学前特殊儿童对自然J9九游会 九游会J9常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九游会J9 J9九游会有利于调动与激发学前特殊儿童的求知欲,提高学前特殊儿童接受融合义务教育的适应力,使学前特殊儿童的障碍尽早得到教育康复。
我国学前教育功能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儿童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以及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教育补偿。在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对“教育机会均等”理念、认识的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补偿的重要性。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成为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的关键,也是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此教育补偿的理论基础需要阐释,影响教育补偿的因素有待分析,实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的路径需要反思,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如何实现值得探究,及如何更加适切的实施教育补偿急需探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