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
发布时间:2023-10-27 09:20:50

  ,助力教育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 次大会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教育话题,聚焦教育的创新、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进行智慧的分享与思想的碰撞。

  今天,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现场聚集了20000+学生及家长,他们与现场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现场解析孩子升学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九游会J9 J9九游会

  在本次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不做焦虑的学生家长》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她 分享的精彩内容——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1)

  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 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著有《孩子,你怎么了》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

  今天,陈默老师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维度,以故事为切入点,对孩子的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2)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3)

  你知道现在育儿最大的麻烦在哪里吗?有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以你的视角来看,现在的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直接告诉他最大的问题是家长焦虑,他问我是妈妈焦虑,还是爸爸焦虑?

  我跟他说这个比例大概是一个焦虑的爸爸,就有九个焦虑的妈妈。如此比例,有这么多焦虑的妈妈,小孩子的日子怎么会好过?

  今天就来聊一聊,妈妈焦虑有什么不利之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了解,其实焦虑是普遍现象,为什么这么普遍呢?因为有一个错误观念在作祟,就是我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嘴上没说这种话,可心里就是这样的:我的孩子要上一所好的小学,我孩子在这个好的小学里面前五名,别人要是超过他怎么行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是这样的,正确的观念是,孩子的长大是要等待的。

  一个妈妈专门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起跑线不重要?我孩子在好的学校,跑在前面,人家要跑的话先在这里才跟他跑,他当然起跑线就赢了。我跟她说,你若要讨论起跑线,那我可以告诉你,早在你怀孕前的半年就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观念错了,这是宏观上的,从上面看下来,为什么家长如此焦虑?因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在。有的家长说,不对不对,我儿子是被裹挟,我不是焦虑,我只是没有办法,都是应试教育造成的。但是,80年代那个时候考大学,十几个人中才考中一个人,你母亲怎么没有那么焦虑?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吗?显然不是。所以,不要什么都往应试教育这个箩筐里面去扔。

  那是因为什么?从宏观来看,我衣食住行基本满足了,这叫做物质生活,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了,物质上面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上面是灵魂生活,之后涉及到你的阅读量、艺术鉴赏力。如果你上不去,就只能在这种地方挣扎,挣扎就是不安,挣扎就是担心,挣扎就是恐惧。

  所以你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不安的,在你孩子的学习上浓缩你最严重的不安,是这个问题。如果在高端,如果在灵魂生活上看这种东西就小菜一碟了,这个是我们宏观上说的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4)

  有一个现象证明,家长总爱讲学习,但凡家里有一个读书的孩子,他一百句话都会落在学习上面去的。尤其是中学生的妈妈,当然小学生的妈妈也是,满口都是学习,小孩子从学校里回来,家长要问很多关于学习上的问题。你是不是这样的?是,你就承认。尤其关注分数,考得好有奖励,会打电话给奶奶,让之前不买的东西赶紧给他买了。如果考得不好,一张脸板着,轻则骂人,重则打人。

  这个就是焦虑反映,以至于造成我们很多小学生考试前都会有考试焦虑症,头痛、胃痛、肚子痛,带他到检查,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星期一早上考试的时候,起不来床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有的孩子,每逢大考必不行,平时还是可以的,重大的考试就不行了,就是因为焦虑。

  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回想一下,是不是考试前两个星期就不停地在讲考试,“快点复习”、“快点预习”……总是这样,这个就是焦虑反应。

  有一个人男人跟我说,他太太手机里有好几个关于教育的群,每天晚上炒菜的时候,一边炒菜,一边看手机。太太总会跟他说:“他们又在报这个班,这个班性价比好像很高的”。就是这个样子。

  你们孩子的老师有一天跟你说,我们班有一个王小明,他的妈妈让他跟一个上海滩数学名师在学一种少儿数学,凡是跟这个名师学数学的孩子,最后没有一个不考进四大名校,没有一个不进985大学。现在你听到这个信息以后,这个老师的名字和电话,你不知道的话是不是心里会很难受?这就是焦虑。J9九游会 九游会J9

  还有就是一天到晚催孩子,我问过很多小孩子,你记得你妈妈讲过最多的话是什么,是哪一句话?“快一点啊”、“抓紧点”,都是催促。你要知道,一个人如果周围的环境长期对他造成紧张感会有什么恶果吗?

  一个长期被催促的人会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强迫症。我们有一些孩子擦了写,九游会J9 J9九游会写了擦,他要写到像印刷体一样,写不到就抓自己的头发。小孩子为什么这个样子,我觉得是家长长期催促造成的。二:什么都不干。大多数都是这个样子的,你不叫他学习,他就不动,这个就是长期催促造成的影响。

  因为小孩子都是家长安排的,所以要把他的生活,把他的周末安排成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围棋班、奥数班、舞蹈班等,他跟你说要动静结合,如果家长说人不能这样,孩子就不听了,那后面会造成什么?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5)

  有一个老太太是我的朋友,退休了,开心得不得了,年轻的时候没空跳舞,人家跟她说若真要跳舞,芭蕾舞是基础,她就去报个芭蕾舞班。人家跟她说表演是跳民族舞的,她又去报个民族舞班。她想去唱歌就去学了,人家说卡拉OK是流行,再报个流行班。三个舞蹈班,两个声乐班,生活丰富多彩,太幸福了。她告诉我,有一天她坐在沙发上拿个手机,半天爬不起来,舞蹈班那边打电话来了,她就是不去,什么道理?其实心里是想去的。我说你的生活长期被这样安排,结果是会这样的。所以,你等孩子以后什么都不动,就知道是什么造成的了。

  还有互相攀比,这个东西现在表面上不会说了,可心里面从来没有忘记过攀比。一想到自己同事的儿子多么优秀,看自己的儿子就什么都不顺眼,对着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好话说了。

  有个人跟我说:“老师,我也知道攀比不好,让自己不愉快,可是怎么克服?人怎么会不比较呢?”我跟他说,认知上先要明白一个道理,人是唯一的,不存在可比性。

  我们小区有个老头,J9九游会 九游会J9有一天回来看他戴一个白花,一看就知道是参加追悼会忘记拿下来了。我问他参加追悼会为什么会开心?老头说:“年轻的时候他多酷?看不起我们的,没想到他比我先去世。”

  我说你今天悟到什么了?年轻的时候一见到他就难受,今天应该明白了。想到这样可以不比了吧?这都是焦虑的症状,如果每一条都有的话,要赶紧想办法让你自己克服焦虑,不然这都是滞后的,一段时间后,你就会看到你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具体要分析妈妈焦虑的话,每个人会不一样,不自信是好理解的。你不知道会不会培养出成才的孩子,那怎么可以让你自信?给孩子好东西,只要坚信你给孩子的是好东西,给了孩子好东西,孩子这一生最后不会差的。

  有个妈妈告诉我:“我的愿望是复旦大学,我自己没考进去,所以我的女儿一定要考进复旦大学,不然我这一生就是遗憾的,我不能遗憾。”我说:“你没考进复旦大学是终生的遗憾,你应该明年参加高考复读班,以你现在的理解力和18岁的孩子在一起,能力当然比人家强,要你女儿考干什么?复旦大学不是终点站,你后面希望你的女儿有怎样的发展呢?”

  那个妈妈讲希望女儿成为成功人士。我说:“你要定义清楚什么是成功人士?”她觉得上海滩大型公司里面的女高管就是成功人士。我说:“那你看错了,你女儿是林黛玉,林黛玉是喜欢躲在房间里面看看书、写写诗。你女儿不是王熙凤,如果要让她成为CEO,轻则心理问题,重则精神问题。”这个妈妈为什么会想到要女儿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焦虑来源。

  还有价值取向的问题,人来到世界上拼命向上走,但人的本质是合作,不是竞争,这些都是原理化的东西。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九游会J9 J9九游会(图6)

  母亲和孩子是什么关系?第一,母亲的情绪是直接影响到小孩子身上的。第二个关系,所有的人都会为母亲做牺牲,这是原理。你母亲如果有愿望的话,这个孩子不去达成,其实是过不去的,这个话可能有很多人听不懂。

  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天晚上你母亲跑到你家里来说,她看到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要你一定给她买。你说我们没有这个钱,回去睡觉吧。第二天你母亲打电话给你:“女儿,人家都在看这套房子,我一定要,你赶紧来。”你说不行,你在上班,而且现在没有钱。你母亲又说,她同事的一个儿子从美国回来给他妈买了一套大别墅,难道她们没有培养你吗?为什么不买?你说要上班就把电话挂了。那你母亲接下来天天都问你要房子,做什么事情就都不成了。孩子与母亲就是这种关系。

  现在的要求都是母亲提的,我们做不到能怎么办。这样,孩子压力就变得很大,因为后面有提要求的母亲。如果母亲很焦虑,为什么会是祸害?

  母亲的话暗示作用很强,造成孩子高竞争感、低竞争力,这个城市高竞争感的孩子太多了。一个孩子想考四大名校,但立刻就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肯定不行。竞争感那么强,重大的竞争一来,孩子就会逃避,因为做不到。你要看到形成高竞争感的人格特点的孩子,这个城市太多了。有的家长告诉我一旦有重大的竞争,孩子就逃避了,因为竞争感太强了。

  这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心理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非常不适合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生存。如果让幼儿园的孩子高度紧张,他的整个神经系统都会很紧张,这样对孩子的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不利。我问幼儿园的园长:“为什么吃午饭的孩子要评五角星?”园长表示是家长要求的,家长回去会问孩子今天得到五角星了吗?这造成了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四、五岁就出问题了,现在十四、五岁出问题的孩子有太多,后面会滞后出来的,因为家长在他小时候就把他的神经拉地很紧。

  我以前处理的都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问题,现在处理幼儿园了,小孩子越来越多。儿童紧张是因为他妈妈紧张,妈妈的情绪是直接传递给孩子的,孩子身体疾病就出来了。

  像皮肤病以前哪有这么多?就是因为紧张感传到皮肤上了。小学生有抽动症,挤眉弄眼、耸肩膀的人越来越多。小学老师说,以前很少,现在很多。这就是焦虑症反应,长期紧张,神经建立回路造成的。

  那妈妈怎么调整?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要等待的,谁家等得起,谁家就笑在后面。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从马路上走过,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她说:“老师,您还认识我吗?我们家旁边一个帅哥,小学两年级到你这边来,班里最差,作业完不成,那个时候您跟我们说营养、医学、运动上怎么操作。还写了一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您说孩子长大要等待。我们家儿子现在在读博士,一路都是这么做的”。

  小时候比较落后一点的孩子,家长只要一路做对,不管是营养、医学、运动、情绪,还是学习,管理上都做对了,就培养了这样的孩子,孩子长大要等待这句话,你就能听进去了。

  还要搞清楚你是什么角色?现在角色的功能都是错乱的。妈妈在家里要么是老师,要么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就是逮着孩子讲道理的。我跟她说妈妈就像母鸡一样,会张开翅膀护着孩子,这是她的功能,怎么老在做教导主任?

  孩子一道题不会做,要跟他讲一刻钟。因为现在哪个妈妈都能给小学生讲课,作业做到10点钟就开始着急。妈妈不能这样做的,妈妈的角色是让孩子快点睡觉。我现在这样说,你心里肯定在想:怎么可以直接告诉他?但是这么做肯定不会错的。

  你的自我成长在哪里很重要,你的自我成长在情绪上,你的情绪会直接传递给孩子。J9九游会 九游会J9如果母亲情绪很有问题的话,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读好书,因为情绪直接传递给孩子。这个在临床上很常见,九游会J9 J9九游会有的妈妈得抑郁症了,过两、三个星期老师开始投诉,说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有的妈妈失业了,心情一塌糊涂,过几天老师投诉她的孩子变得一塌糊涂。妈妈的情绪影响着家庭的氛围,儿子回到家,妈妈直接给予陪伴就对了。

  给孩子提供能量,能量是加油站,那怎么加油?理解孩子的情绪就是加油,这就是能量补充。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怎么评估你做家长是不是成功?小学五年,家长每天都愿意去学校,这就是成功家长。

  作为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从业者,陈默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够给在教育路上充满困惑的家长、尤其是感到焦虑的家长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如果你错过了本次的线上直播也不用担心 ,有升学需求的家长可以报名远播教育11月21日举办的远播升学教育展·上海站。

  国际化学校优质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教育平台,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