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 J9九游会“中华诵”系列活动成中小学校园“文化大课”
发布时间:2023-07-13 06:53:05

  今年8月中旬,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中小学生齐聚江苏省泰州市,参加首届全国中小学生“中华诵”夏令营。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小营员们在欢乐的氛围同诵读中华经典,开阔眼界,传承文化,争做文明少年。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大力倡导推进以“雅言传承文明,J9九游会 九游会J9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系列活动。3年来,包括全国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晚会进高校、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华诵夏令营在内的“中华诵”系列活动,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灵,成为青少年学生一堂有意义的“文化大课”。

  在江苏省泰兴市心小学,每天清晨,琅琅的诵读声都会响彻校园。六年级学生孙飞帆的母亲说:“本来学校规定每年背诵50篇诗文就算‘过关’了,但孙飞帆越背越有兴趣,每年要背诵100多篇哩。”

  “对于正处在记忆力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不会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提升他们的个人文化修养。”该校校长姚恒章说,学校大刀阔斧地砍掉繁琐冗长的课后作业,把时间交给诵读,增强学生诵读的愉悦。

  我们学校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缺乏家庭关爱,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自[NextPage]从经典诵读活动走进校园,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读书,沉浸在了中华经典的魅力之中。现在,孩子们写作文时经常“引经据典”,水平提高很快,有些精彩词句常令我们眼前一亮。

  在校园中推行中华经典诵读,不是简单地只让孩子们多背几首诗、几段古文,而是让他们读好书、读诗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受益终生。

  经典诵读活动走进校园,就是要让青少年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养,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增长知识,与我国的优秀经典和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同时,诵读活动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

  中华经典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青少年学生了解和熟悉经典后,自然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经典诵读活动要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抵达孩子的内心,融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这样才能让经典真正“活”在校园文化之中。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川乡中心完小地处凉山深处,全校446名学生基本都是彝族孩子。“以往好大一部分学生,到了六年级还听不懂汉语,写出的作文更是颠三[NextPage]倒四。”学校教师阮玉平介绍说,2005年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实验”,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前各安排15分钟的诵读小课。随着诵读实验的不断推进,学生们不仅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明显提高。

  有一件小事让阮玉平记忆犹新:村里的一位老奶奶无人照顾,生活十分不便。学生们得知后,主动照料老人,帮老人拾柴、喂猪、洗衣。“孩子们的行为感动了整个小山村,当问及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时,这群可爱的彝山孩子的回答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阮玉平说,诵读经典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团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们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实验4年来最大的收获。

  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后,学生们儒雅了、文明了、懂事了,精神面貌和日常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同学间出现了矛盾,就告诫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懈怠时,就提醒自己“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铺张浪费时,就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等。学生的语文成绩明显提高,家长也从以前的不理解变成了支持。如今,每天朗读经典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经典诵读的内容,既可以有经典的古诗古文,也要有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脍炙人口的现当代经典名篇。比如革命烈士的诗词、通信,朗诵起来同样会使人热血沸腾,这些红色经典作品也可以收进来,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NextPage]容。

  一个学生如果能够熟读甚至背诵100篇、200篇经典,我想他的语文水平不会低。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不但会带动个人审美趣味、人文修养的提升,还能够产生强大的、无形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诵”活动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就是要通过对美文经典的诵读塑造下一代美好的心灵,其实就三个“美”字,美声、美文、美育。在亲近美文经典中情感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下一代首先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道德上纯粹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的情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武汉大学近千名师生齐声朗读《少年中国说》。这是今年7月12日武大举行经典诵读晚会的一幕。武大艺术系学生冯志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上中学时就学习过《少年中国说》,但几乎从未用心体会过,晚会现场千名师生的齐声诵读让他内心深受震撼。“那一刻,我仿佛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原来经典诵读的魅力这么大!”

  这次晚会上还有一个节目让冯志伟惊叹――《古辞新韵・登黄鹤楼》。“以前我特别喜欢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很像宋词,曲子也很优美。”冯志伟说,老词加新曲,能给我们带来新鲜[NextPage]感。更重要的是,让人觉得传统经典并非高高在上,它们同样可以“平易近人”。

  电视、网络给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他们在娱乐消遣中不自觉地确立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J9九游会 九游会J9目前,社会道德氛围和流行价值观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严重脱节,这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何创新大学生德育的方法和形式,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要引导青年学生成才必须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华诵”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经典诵读也要主动贴近吸引年轻人,不断探索新的载体、新的形式,把现有的活动扎扎实实推进下去,并且引进歌曲、文艺晚会等时尚元素,把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团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探讨如何把古典的、传统的与时代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传统和创新始终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怎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怎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认为,诵读传统经典走进校园非常必要。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后,我们要与时俱进,让活动与校园的文化氛围、青少年学生心理需求相契合,增强辐射影响力,引领新的校园文化。同时,展现当代大学[NextPage]生奋发进取的雄心和宏伟志向,颂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人中的积极影响。

九游会J9 J9九游会“中华诵”系列活动成中小学校园“文化大课”(图1)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从2007年开始至今“中华诵”系列活动已经形成了四个系列,这里面包括每年一届全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今年我们有公务员组、军人组、大学生组、留学生组、社会人士组还有港澳台。第二个系列是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晚会,分别在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推出四台由名家诵读经典篇章为主要内容的中华诵读晚会,我们从2008年到今天一直在坚持,今年的晚会是在山西录制的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今年的端午晚会是在北京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中秋晚会将在青岛奥帆基地进行,9月份,希望到时候各位关注。第三个系列是中华诵读进校。我们的第一场晚会在武汉大学已经录制完成,当时参加此次晚会的领导同志,以及驻武汉高校领导看完晚会后都感觉到这样一种形式对于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高校宣扬文化品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第四个系列就是今天发布的“中华诵”夏令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的精神,提高国民[NextPage]语言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月28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赞・2009诗词歌赋创作大赛”的通知》,全面启动了2009年“中华诵”“中华赞”活动。为充分利用这一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和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有效载体,发挥其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在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全国教育系统做好“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九游会J9 J9九游会“中华诵”系列活动成中小学校园“文化大课”(图2)

  2008年,原中央、J9九游会 九游会J9国务院副总理为“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制作篆刻印章。

九游会J9 J9九游会“中华诵”系列活动成中小学校园“文化大课”(图3)

  2008年,原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为“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制作篆刻印章。

九游会J9 J9九游会“中华诵”系列活动成中小学校园“文化大课”(图4)

  2008年,原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为“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制作篆刻印章。

  人才招聘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艺术教育网(京ICP备20029094号 京公网安备092号)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609A邮编:100082 Email:九游会J9 J9九游会九游会J9 J9九游会九游会J9 J9九游会